28歲結婚,把丈夫照顧到100歲,楊振寧兒子:翁帆是個好女孩
2004年,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楊振寧,在82歲高齡時,突然想要迎娶28歲的碩士研究生翁帆。消息傳出后,一片嘩然。
人們怎麼也想不通,這對相差54歲的「忘年戀」,怎麼就走到了結婚這一步?
很多人認為:翁帆嫁給楊振寧,就是圖他的財產和名望。
盡管輿論一邊倒,兩人還是攜手度過了長達18年的婚姻,
在翁帆的照顧下,楊振寧已經活到了100歲。
兩個人究竟是怎麼走到一起的?
翁帆又想從楊振寧的身上圖些什麼?
01
外界都猜測翁帆嫁給楊先生是沖著錢去的,
殊不知翁帆的家庭條件并不差。
翁帆的父親翁云光退休前是旅行社的負責人,
家境算得上富裕,不愁吃穿。
翁家有三個孩子,翁帆是家中最小的一個,
既有父母的寵愛又有兩個姐姐的謙讓,是全家放在手心上的寶貝。
翁帆的父親極其熱愛文學和古詩詞,在家里專門開辟出一間書房專門擺放藏書。
在這種文學氣息濃厚的家庭氛圍下成長,翁帆從小就是個十分有家教的女孩,
18歲那年,她考入汕頭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學習。
長相大方,學習成績名列前茅,是老師同學口中的驕傲,更沒有讓父母操過心。
如果不出意外,翁帆接下來的人生軌跡已經非常清晰:畢業、就業、結婚、生子。
只是,在做這些事前,她與大自己54歲的楊先生相遇了。
19歲那年,汕頭大學舉辦了一屆物理學大會,
受邀而來的正是中國諾貝爾獎首位獲得者,更是物理界最權威的代表—楊振寧。
而接待楊先生的學生代表,正是翁帆。
楊振寧的妻子杜致禮也一同前往,翁帆需要全程陪在楊振寧夫妻身邊。
自己只是一個年輕的小姑娘,而對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物理學家和他的夫人,
翁帆很難不緊張。
但與楊振寧夫婦接觸的過程中,翁帆發現原來學界的泰斗如此低調謙遜,
楊先生還鼓勵翁帆要好好學習,將來到國外深造。
翁帆看到有著豐功偉績卻真誠樸實的楊先生站在自己面前時,心中敬意油然而生。
不過,翁帆并沒有對他產生別的想法,只是對他十分敬佩,
何況楊振寧的妻子杜致禮與翁帆見面后十分投緣,翁帆把他們當成自己的長輩照顧。
凡事都細心周到,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他們的身體狀況,
這也讓楊振寧夫婦對這個小女孩十分滿意。
楊振寧與妻子杜致禮已經是兩鬢斑白,滿臉皺紋,
而左側的翁帆臉上則洋溢著青春活力。
臨走前,杜致禮與翁帆交換了聯系方式,
她們約好以后經常寫信溝通。
處理完國內的事情后,楊振寧夫婦又回到國外繼續工作。
那時他們三人怎麼也想不到,命運的齒輪會將他們緊緊纏繞在一起。
02
此后,翁帆便與楊振寧夫婦保持著書信來往。
無論是在學術或生活上遇到的困難,翁帆都會向兩位請教,
每次逢年過節都會送上自己的祝福。
就連杜致禮都說道:
「她比孩子都要關心我們」,杜致禮也一直期盼翁帆能有所成就,為社會做出貢獻。
起初,翁帆也有這樣的決心,
只不過畢業后,翁帆放棄深造的機會,在一家企業里當一名翻譯。
不知是何原因,僅僅工作一個月后,翁帆便辭職去往深圳發展。
翁帆來到一個高爾夫球場工作,這一工作就是三年,這期間還認識了一位香港男人。
對方的經濟條件有些差,但翁帆不在乎,
她不顧家人的反對,辭掉工作當起了家庭主婦。
原本以為對方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,生活過得會像戀愛時那樣甜蜜。
殊不知,愛情是愛情,婚姻是婚姻。
兩人戀愛時可以一起談天談地談夢想,有聊都聊不完的話題,
可婚姻是柴米油鹽,是生活中的雞零狗碎。
那些瑣碎小事和涌現出的矛盾慢慢消耗了所有浪漫。
當熱情消去后,翁帆才意識到她與丈夫原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。
兩人的感情也在無休止的爭吵中逐漸消耗殆盡,這段婚姻只維持了兩年的時間就宣告失敗。
失婚后,翁帆整日郁郁寡歡,已經待在家里兩年的時間,她已經不適應眼前的社會生活。
這時她想起了杜致禮曾經給她的勸告:
「女孩子先學會愛自己,才能找到更好的愛人,愛自己的前提是不能放棄事業,更不要放棄自己的學業生涯。」
26歲那年,翁帆順利考上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的研究生。
2003年,正當翁帆在學校深造時,得知楊振寧的妻子杜致禮病逝的噩耗。
翁帆一向尊重楊振寧夫妻,聽聞噩耗的她心里十分難過,
想到楊先生還沉浸在悲痛中,翁帆決定寫封信安慰他。
楊振寧是個喜歡熱鬧的人,他害怕孤獨,所以妻子的離世對他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。
孩子們早已成家,如今家里只剩下楊振寧獨自一人,
再也沒人天天陪他說話,陪他一起看新聞......
這時翁帆的信給了楊振寧些許安慰,兩人把彼此當成跨越年齡的真心朋友。
在讀研過程中,翁帆有什麼問題也會時常向楊振寧請教,
兩人的交流越來越頻繁,從剛開始的書信交流變成了見面詳談。
2004年,翁帆接到了楊振寧打來的電話:
「在中山大學見一面吧」
距上次見面已經時隔八年,以前那個小女孩也出落成了大姑娘。
細看,翁帆的眉眼間像極了妻子杜致禮年輕的時候。
有了翁帆的陪伴,楊振寧不再孤獨,他的生活仿佛又恢復成往日的模樣。
因為大學主修的是外國文學,翁帆時常有寫詩的沖動。
每次只要一寫好,都會第一時間發給楊振寧,有時楊振寧也會給出一些自己的建議。
這樣你來我往,兩人對彼此的了解也越來越深。
不知不覺中,兩人相戀了,據悉是楊振寧先向翁帆表明心意。
在兩人交往過程中,翁帆曾寫過一首詩來表達對楊振寧的愛意:
「無悔我愛,惟余欣喜,有意逃出,心已陷入……觸汝額發,氣息拂手,無聲勝有。」
翁帆將這首浪漫的詩發在了社交平臺上。
兩人的愛情除了年齡外還有太多需要克服的,比如翁帆的父母、外界的眼光、楊振寧的孩子...
沒想到,楊振寧在兩人戀愛后不久就提出了結婚的請求。
03
楊振寧與翁帆來了一場廣西之旅,
盡管楊振寧已經82歲,但腿腳依舊靈活。
兩人一路上說說笑笑,楊振寧經常把翁帆逗得合不攏嘴,
跨越了54歲的年齡鴻溝,此刻翁帆的世界里只有浪漫和楊振寧手心的溫度,
這段「忘年戀」發展得十分順利。
旅行結束后不久,楊振寧便在電話中向翁帆求婚了:
「我們結婚吧,我知道這聽起來有些倉促,但我是真心愛你的,所以我迫不及待想和你成家。」
翁帆沒有猶豫,答應了楊振寧的求婚。
可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,翁帆父母的意見同樣十分重要。
翁帆的父親翁云光表示,女兒之前就跟他提到過楊振寧的事,
雖然引起了外界的轟動,但女兒已經長大成人,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利,家里不會過多干涉。
在接受媒體采訪時,翁帆的父親對楊振寧也是贊不絕口,并表示自己和妻子都會去參加女兒的婚禮。
盡管外界對他們的這段感情充滿質疑,但兩人卻不在乎,
就這樣,2004年底,82歲的楊振寧與28歲的翁帆步入了婚姻的殿堂。
事情傳開后立刻引起了轟動,人們調侃這段婚姻為「爺孫戀」,幾乎沒有人相信他們是真心相愛。
不要說18年前,哪怕時至今日,兩人的結合還是外界關注的熱點。
盡管兩人只是低調地舉辦婚禮,可楊振寧還是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。
鋪天蓋地的輿論和質疑向翁帆襲來。
沒有人理解為什麼翁帆要嫁給一個「老頭子」,兩人的結合讓翁帆被外界非議。
有人說翁帆是圖楊振寧的地位,有人說是圖他的錢,
甚至還有人說翁帆只是楊振寧前妻杜致禮的替身。
這寫還都算得上好聽話,還有更難聽的話砸在他們身上,
短短幾個月,翁帆見到的臟話比這輩子加起來還多。
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:他們的愛情沒人理解。
在外界得知楊振寧的房子只有居住權時,網友們都嘲笑翁帆:「如意算盤打空了,就算楊先生去世你也什麼都撈不到!」
總有些人喜歡用最大的惡意來解讀別人,
翁帆并沒有被這些言論影響,她原本也沒想圖些什麼。
固有認知告訴我們,年齡相隔太大,家境懸殊的雙方,一定至少一方是另有所圖。
沒有人相信,翁帆僅僅是欣賞愛慕楊振寧,心甘情愿在身邊照顧他。
楊振寧為了翁帆的以后考慮,兩個人沒有再要孩子。
而楊振寧的財產,早就留給了與前妻的三個孩子,
而翁帆早已知情,她在乎的并不是什麼遺產。
04
夫妻二人并沒有理會這些傳言,只是一心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。
翁帆有熬夜晚起的習慣,而楊振寧一把年紀自然是早睡早起。
與楊振寧結婚后,翁帆怕打擾丈夫休息,硬生生把自己生物鐘調到與楊振寧一個頻率。
與楊振寧結婚后,翁帆的生活倒是變得越來越規律了。
每次攜手出席活動時,兩人還是難免會引起關注,也有不少人嘲笑偷[偷.拍]照。
倒是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人,從來沒有打擾過他們。
生活中,楊振寧也會處處為翁帆著想,這樣的日子讓她十分知足。
有一次,兩人同游三亞時翁帆恰巧病了。
楊振寧便下樓給妻子買飯,還親手喂她吃飯哄她睡覺。
早上楊振寧想看報紙,怕翻報紙的聲音會吵醒正在熟睡的翁帆,便拿著報紙走進衛生間看。
翁帆說:「這些年,他給我營造了一個很純凈的世界,我一直覺得自己在象牙塔中的象牙塔,這種狀態讓我安心。」
盡管網上還是少不了嘲諷的聲音出現,可翁帆還是樂在其中。
翁帆從養生專家那里得知,楊先生年齡大了,睡眠對他尤為重要,
翁帆便督促并陪伴丈夫早睡,這一陪就是18年。
楊振寧平日的行程也是翁帆幫著安排,等丈夫忙完手頭的工作后,翁帆早已準備好飯菜,
吃完飯后,兩人會一起散步消食。
楊振寧睡前喝一杯牛奶的習慣,也是翁帆培養出來的。
楊振寧有同事或者學生去家里拜訪時,也對翁帆贊不絕口:
「在我跟楊先生聊天的時候,翁帆會做一些補的藥和湯,使得我感到是特別的溫馨。」
翁帆喜歡看電視,楊振寧便陪著一起看。
楊振寧喜歡看書,翁帆就在身邊一起看,邊看邊討論,
有說有笑,一下午時間眨眼就過去了。
在翁帆的照顧下,楊振寧身體依舊硬朗,吃嘛嘛香。
楊振寧依舊能拿出精力講課、開講座、參加會議,
不僅身體好,也有著對精神層面的高追求,看起來與年齡一點也不符。
翁帆還年輕,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與楊振寧更加般配,總選一些深顏色的衣服穿。
而楊振寧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年輕些,喜歡穿一些鮮艷的顏色。
有時,翁帆會彈奏鋼琴給丈夫這個理工男陶冶一下情操,時不時給他將一些當代有趣的事情。
楊振寧在采訪中曾說過:
「透過翁帆,我第一次感覺到未來幾十年的世界和我息息相關,盡管我活不到那時候。」
兩人之間54歲的年齡差,不僅沒有成為他們的阻礙,反而成了愛情的調和劑。
就在外界已經將這件事淡忘時,但媒體卻不愿放過這對戀人。
05
2006年,網上關于翁帆懷孕的新聞傳得愈演愈烈,
網友們紛紛調侃楊振寧「老來得子」,一時間罵聲激烈。
更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,不知從哪來的電話號碼,直接將電話打到翁帆那里,
不僅出言不遜,還影響了她的正常生活。
迫于無奈,楊振寧只能親自出面澄清:
「我想我們不適合要孩子,我不想我不在了翁帆帶著孩子艱難的生活。」
楊振寧年紀已大,如果選擇要孩子,那孩子可能還沒出生就成了單親家庭。
另外,楊振寧也表示,自己去世后贊同翁帆再婚。
2010年,楊振寧曾在采訪中表示:
「我的身體面前很健康,和翁帆結婚后,她一直把我照顧地很好。」
楊振寧的子女也對翁帆這個「后媽」贊不絕口。
尤其是楊振寧的兒子曾說:
「翁帆是個好女孩,謝謝她對我爸爸的照顧,我們做兒女的才可以發展自己的事業。」
如果沒有翁帆,楊振寧很難再找到歸屬感,也不會被照顧得如此周到。
日子過得十分和諧,楊振寧更是表示自己要活到108歲。
自從楊振寧回國以來,他幾乎將全部身家都風險給科學事業,
剩下的資產則分給了三個孩子,翁帆如果圖錢又能圖到什麼呢?
可對于他們的婚姻,總有人會妄加揣測,會惡言相向。
翁帆對楊振寧是仰慕的,愛時常建立在仰慕的基礎上,翁帆對他的愛是情不自禁的。
楊振寧曾說過:
「上帝恩賜的最后禮物,給我的老靈魂,一個重回青春的歡喜。」
這個最后的禮物,就是翁帆,是重回青春的歡喜。
他們的愛情無關金錢,無關世俗的眼光,是純粹又真誠的愛。
與眾不同的選擇總是會不被大眾所接受,
或許社會再進步幾十年,回頭再看他們的婚姻也就沒什麼稀奇的。
如今,楊振寧已經100歲高齡,翁帆依然陪伴在身邊。
多年來,事實證明他們是一對精神伴侶。
不管是成為眾矢之的還是打破了常規和慣性,
他們都用行為證明了對彼此的愛是經得起考驗的。
翁帆的選擇不被常人所理解,但翁帆用自己18年的時間陪伴照顧在楊振寧身邊,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。
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
腳上的鞋子合不合腳只有她自己知道。
年齡的懸殊并不能阻擋愛情的步伐,我們可以不理解甚至可以不接受,
但也不應該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。
畢竟,我們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人生方向的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