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首富不是郭台銘,而是身家千億的張聰淵,公司總部已遷至內地

你知道台灣的首富是誰嗎?

有些人可能會說,我知道台灣首富是誰,不就是富士康的創始人郭台銘嘛,但實際上,台灣首富早已換人。

2022年福布斯台灣富豪排行榜中,台灣首富并不是郭台銘,而是身價達到千億的張聰淵。

據公開信息顯示,張聰淵旗下公司更是已經遷往內地,他到底是什麼來頭?

一、 不再低調的台灣首富

2021年,華利集團于深交所正式上市,華利集團創始人的身家再一次暴漲。前不久,台灣富豪榜單正式公布,榜首那個名字既熟悉又陌生,熟悉是因為他這是連續第二次奪得首富寶座,陌生則是因為他的名氣確實不大,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。

如果說偶爾一次成為台灣首富,可能還有人會用運氣二字來加以解釋。 但張聰淵連續兩次成為首富,證明他和他的企業確實有點東西,想再低調也不現實。

華利集團的旗下共計有43家子公司,其中絕大多數位于中國香港以及越南,僅有兩家公司位于台灣。 由此可見,張聰淵的經營重心并不在台灣,很多人對他不了解自然也就情有可原。

既然已經把自己的名氣打響,再藏著掖著就沒什麼意思了。台灣媒體爆出來一則大新聞,原來是張聰淵大手一揮,直接買下了台北一座頂級豪宅,這與他以往的低調風格大相徑庭。

現在你如果去搜索華利集團的主營業務,得到的回答大機率會說這是一家做鞋的。 的確如此,華利集團主要負責為品牌鞋代工,旗下工廠覆蓋東亞多個國家,光是員工數量就已經達到15萬人。

張聰淵憑借代工品牌鞋,又是怎樣一步步成為台灣首富?

二、 台灣首富發家史

張聰淵1948年出生在台灣一個名叫云林縣莿桐鄉的小鄉村,學習成績在那個年代也算不上出色。高中畢業后,張聰淵沒能考上大學,18歲那年就成了一名制鞋工人。

雖然是一名普通工人,但張聰淵在廠子里的表現還是比較突出的,得到了工廠老板的認可,沒過兩年就被提拔為工廠內的管理人員。薪水提高以后,張聰淵一邊打工,一邊暗中謀劃自己出去開廠。

張聰淵的想法無疑非常正確,那時中國的人力成本較低,許多歐美鞋廠都愿意讓國人代工。 張聰淵攢到了一筆錢以后,他果斷用于開辦品牌鞋代工廠,并在那個時代賺到了第一桶金。

據當地人回憶,張聰淵創辦了品牌鞋代工廠以后,發展到90年代員工就已經達到300多人。 那時恰好趕上改革開放,張聰淵就決定前往大陸碰碰運氣。

到了大陸以后,張聰淵前往多個城市參觀,最終決定將總部的位置定在廣東中山,企業名稱也因此被更名為中山華利實業。從這時開始,張聰淵的經營重心就已經不再是台灣。

在大陸打拼的這些年,華立集團能夠接到的代工品牌越來越多,從最初的的不知名品牌,逐漸升級為阿迪、耐克、彪馬、李寧等等。光是憑借代工品牌鞋,就足以讓張聰淵本人賺得盆滿缽滿。

有些人可能會覺得,代工生產衣帽鞋子是傳統夕陽產業,根本就賺不到多少錢,但這種想法如今看來無疑是錯誤的。 台灣的代工企業有很多,甚至有台積電這樣的高科技企業,但事實證明還是傳統企業更勝一籌。

中國大陸的人力成本在逐漸提高,張聰淵也已經開始決定遷移自己的大陸工廠。 如今越南成為他下一個布局重心,大量的品牌鞋代工廠將會落地越南,屆時他的個人財富恐怕會迎來新一輪的暴漲。

張聰淵的個人經歷告訴我們,在當前這個浮躁的時代,并不一定非要去追尋新興產業才能夠賺到錢。 有時候,如果在某個不起眼的領域做到極致,我們一樣能夠獲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功。

三、結語

張聰淵及其旗下的華利集團,多年來堅持為多個品牌鞋代工,如今你腳下踩著的鞋子,可能就是他們工廠的工人制造而來。

用戶評論